2017-2018学年度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师训工作补充意见
围绕“提质量、创特色、抓落实、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全年师训工作中心目标,在区教师发展中心争创“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大背景下,区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立足2017 下半年,对17-18学年度师训工作作出以下思考和计划:
师训部工作定位:
区域师训与教师素养提升,项目策划、组织、实施、评估。
师训部工作内容:
区域一线教师学科专业培训
常规工作内容:
1、“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学时认定和管理系统”区域学科培训学时录入审核工作;
2、各校(园)校本培训方案审核,校本培训指导工作;
3、无锡市(第八批)、梁溪区(第一批)教学能手考核工作;
4、结合青年教师“三过关”达标工作,开展各校(园)师训工作指导;
5、根据《无锡市梁溪区骨干教师考核方案(试行)》,参与区域骨干教师考核工作。
本学期拟推进重点工作内容:
1、建设一个平台
梁溪区骨干教师信息平台建设(会同局信息装备科、发展中心信息部)。在上学期已对全区骨干教师基础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的基础上,着手专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设目标:信息完善、汇总清晰、易于查询、可直观显示骨干教师基础条件和发展目标。
2、实施两个专题培训项目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会同教研部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员):一阶段各校种子教师培训(已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重在核心队伍培养);二阶段种子学校培训(建设区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学校,重在核心阵地建设);三阶段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性培训(重在效果,关注中老年一线教师)
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题培训(引入有资质的社会专业培训力量):通过思维导图等培训方向,重在提升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规划、管理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科能力的提升。
3、培养三支队伍
研训员队伍的学习和再提升:针对区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强调自身学习,提升对师训工作的理解力、组织力和执行力。在坚持每两周一次工作例会学习的基础上,拟赴锡山区、滨湖区、江阴市三地兄弟部门进行交流学习。主要了解和学习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实施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师训项目?如何拓展区域师训工作的眼界和层次?
针对学科研训员队伍,以高质量高层次高起点的培训活动,切实提升学科研训员自身的研训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研训员对本学科的指导力,引领区域学科教育教学。
骨干教师队伍的目标性培养:结合骨干教师信息平台建设,切实落实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达成培养目标,做到目的指向明确、提升手段到位、培养效果显著。
青年教师队伍的滴灌式培养:结合青年教师“三达标”考核、新秀、能手评比,关注过程,以评促提升。
学期工作思路:
1、强化研训一体
师训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做到研训高度一体。师训项目策划实施流程:教研部学科研训员根据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出培训方向和课题→师训部整合培训课程、培训专家资源,列出培训项目菜单→学科研训员选择培训项目→形成学期师训项目计划书,立项并申报培训费用→组织实施培训→通过后测问卷等方式,科学直观评估培训效果,形成培训总结性材料。
步调一致,主动参与一线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活动。主动参与教研部组织的教育教学调研活动。带着师训需要了解的问题去一线学校调研。师训调研流程:听课,重点在工作三年内的青年教师→分组与学校校级领导、中层、普通教师交流学校师训工作情况,并发放填报《梁溪区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汇总分析调查问卷→向学校反馈相关问题和建议。
2、建立工作机制:块面负责制、项目负责制。明确师训部人员的工作分工,根据师训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将块面负责制和项目负责制结合,将分工与合作结合。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学时认定和管理系统”块面负责人:中学块面:唐文;小学块面:王洁;幼儿园块面:刘智英。
根据项目立项情况和所涉及块面、学科情况,确定项目具体的执行负责人。做到专人对接,保证每一个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及时跟进、反馈和处理。
3、丰富培训方式
打破常规培训模式、丰富常态培训方式。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如侨谊实验中学)、开放式图书馆(如广丰中学)、科技馆(如塔影中学)等开展沙龙式培训;赋予培训以激情和创意,开展体验式培训,如在新教师培训中加入户外拓展训练内容。在实践中积累沉淀,将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培训项目和模式逐渐固话,打造我区受欢迎、有影响、显实效的品牌培训项目。促成区域培训多层面、系列化、模块化的格局。
4、优化培训资源
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选择有实力的正规第三方培训机构,采用项目合作的形式,整合本区域师训资源和社会优质师训资源,请进来、走出去,实现区域师训项目主题明确、资源优化、效果显著。
例如:部编教材培训——采用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方式,3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本学科的全体教师,由一位三科教材的权威专家作为主持人,一年提供若干次的远程互动答疑(全员参与),若干次的到现场的听评课,80学时的自主研修,若干次的校本研修的作业的批阅(骨干),还有外出培训(针对骨干,是可选项,比如北京等地)。这样培训内容扎实,针对性强,培训效果能真正落到实处。
5、量化培训效果
在着力培训项目策划,关注培训实施过程的传统上,逐渐加大对培训成效和培养成效的关注。具体设想是:设计前测问卷,了解参训教师对培训项目的认识和具体需求;设计后测问卷,掌握参训教师对培训项目的感受,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科学分析特定培训项目对参训教师的实际提高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