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X”推进行动:深度教研促提升 名师引领有力量

 

春意藏,夏初长。在这个繁华似锦的美好六月,为推1+3+X新教学改革行动纲领,深入落实新课标,深深度学 思维课改革,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素养导向的中学英语高质量教学教研基于本土文化体验的英语阅读教学实研讨活动。梁溪区各中学英语教师们沐光而行,众思百汇,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周丽萍。教师们线上汇聚云端,线下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周校长题为《指向文化育人的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精彩讲座。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5648400.jpeg

专家介绍

周丽萍,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第二苏教名培养对象,江苏333工程高层次人培养对象。教育部国标教材《义务教育英语教科书》核心编委,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授课专家,江苏省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导师,江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无锡市周丽萍名师工作室导师。

专家引领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周校长谈起,借真实且生动的教学实例,向老师们展示了体验式教学、基于本土文化体验的阅读教学案例、单元视域下的主题拓展阅读课程、单元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课程开发和单元视域下的学科融合课程开发。周校长强调,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式在英语文化教学中变式运用,该循环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以学习者的体验成长为核心,即学习者参与文化实践、描述文化现象、形成文化观念、内化成自我的文化意识,推动文化行为。基于本土文化体验的阅读教学设计应遵循亲历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情境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单元视域下的主题拓展阅读,应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引入同一主题下的课外阅读资源;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形成中外文化对比,让学生在分析与判断、赏析与汲取、感悟与内化中,实现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单元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课程开放,是让学生在实习场中,在参与情境认知中解决问题,参与建构意义和身份,获得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理解,培养文化意识。单元视域下的学科融合课程开发,可以为学生的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展示平台,借助学科融合,体验文化的融通,从而在实践对比中,帮助学生悦纳异国文化,体会文化互通,更坚定文化自信。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5648401.jpeg

 

学员感悟

王晨东林中学):英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周校长从文化的本质谈起,展示了体验式教学。借助学科融合,体验文化的融通,从而在实践对比中,帮助学生悦纳异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应该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引入同一主题下的课外阅读资源,多语篇,全方位地提供文化知识的素材。此外,挖掘文化元素,既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讲好中国故事,又要多接触英语国家文化,具备国际视野。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体验,从而获得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

 

张子薇(积余实验):周校长的讲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民族自信谈起,带领我们感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怎样通来实立德树的课程目标。文化育人不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是一个基于体验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在情境互动中尊重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感悟优秀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我需多多自省是否像周校所说,有慧眼和慧心,去看见文化,挖掘文化。此外,周校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引发我的思考,也对我接下来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只有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学生才能形成多元文化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实现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季春晔(刘潭实验):终日而,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有幸聆听了周丽萍校长《指向文化育人的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和实践》,感受颇丰。周校长从文化的本质与力量谈起,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体验式学习、基于本土文化体验的阅读教学、单元视域下的主题拓展阅读课程、单元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课程开发和单元视域下的学科融合课程开发。英语教学是文化意识形成的动态过程,应为中心,并通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慧眼与慧心,立足本土文化,从亲历性、差异性、情境性、迁移性这四个原则出发,整合单元内容,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内涵,让学生真实地参与文化实践,学会描述文化现象,形成文化观念,推动学生的文化行为。

 

董以诚(清名桥中学):在这次的讲座中我印象最深刻有两点,一是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周校长的集团包含中学、小学,她与学校老师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制定了不同阶段的阅读书目,将每周的教学中固定了课外阅读课时,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二是项目式学习的推进,周校长团队将项目式学习的任务进行分解,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在团队中承担部分任务,对项目式学习产生兴趣,再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核心素养。

 

王铮(侨谊实验):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每个人在文化积累上的一小步,都是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阅读是实现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能深入感受民族情感,了解文化传承的历史渊源,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培养学生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讲座中,周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教学案例。其中,结合宜兴的茶文化开展的融合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四个学科的阅读课让我印象深刻。同学们在小组交流和教师引导点播下,透视两种饮品,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不同民族精神的本质差别,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包括本土文化)。这种文化实践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其中,多学科的融合也能带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我还学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明确单元核心话题并把握主题意义的同时,也可以选择适合的语篇,在课堂或者课后开展群文阅读。在创新作业设计中,要鼓励学生中英文交叉表达,因为观点比语言更重要。

文化是引领人们思想文明的火炬,让我们千年文明永不褪色继续传承是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启迪智慧,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使命。

 

许灵(广勤中学):此次讲座让我对新课标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关注文化就是关注课堂的深度。通过英语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周老师指出作为文化育人的载体,文化知识既包含了中西文化又包含了精神物质文化,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过程。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要认真研读语篇,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形成文化教学主线,以此达成为中心,通来实立德树的课程目标。

其次,调整本土文化意识,加强本土文化学习。周老师指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分为本土文化、目的语文化和国际文化,而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重外来文化内容,轻本土文化精华。学生通过课本学习可以对西方文化侃侃而谈,但面对用英语表达自己本土文化就略显手足无措。因此,我们教师要基于本土文化体验来设计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双向文化交流的能力。

最后,周老师还提出了关注学科融合、形成文化关联,创新作业设计、推动文化行为,关注单元视域下主题拓展阅读课程的开发等一系指向文化育人的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引导我们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文化育人。

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文化意识作为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打破我在常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固有观念。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认真研究相关教学理论,并努力将之实践在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去。

创建时间:2023-08-30 16:06:45
来源: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