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从真实问题出发

教研从真实问题出发

               ——记梁溪区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主题研讨 暨学科高地展示活动

 

风回校园廊芽绿正是语文教研时为推进新课标的学习研究,深入贯彻梁溪区“1+3+X”教育高质量发展精神同时发挥学科高地的研究辐射作用,329日下午梁溪区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主题研讨暨学科高地展示活动在无锡市扬名滨河小学开展梁溪区小学语文种子教师、各小学语文学科组长和区内“思辨性教学”项目试点学校代表全程参与了活动。本次研讨活动之前,区研训员在一线教师中进行了小调查,了解老师们在思辨性教学中的困惑,并提炼了三个问题作为本次研讨活动的聚焦点。整场活动的三个环节紧紧围绕问题逐步推进。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2449901.jpeg

问题出发,课例观摩启思

活动第一板块,两位青年老师带来了精研的课例,各位参与活动的老师聚焦问题展开课堂观察及深入思考。

无锡市扬名滨河小学青年教师许颖执教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学生紧紧围绕“大象的耳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最后怎么样”这三个极具内在逻辑的问题展开学习学生在情境中,结合文本空白,通过发现、分析、对比、推断,对小象竖起耳朵前后的内心变化有了整体思考,完成了思维进阶。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2449902.jpeg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2449903.jpeg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冯佳老师带来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一课课堂以“王葆为什么幻想要有一个宝葫芦”“假如宝葫芦正式出场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三个问题层层推动学生在积极的思辨与表达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构“童话是充满幻想的”这一大观念。

问题聚焦,主题研讨解惑

主题研讨环节闵慧老师带领教师聚焦“思辨性教学是否一定需要有辩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展开辩论才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作品教学中是否可以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低年级课堂如何体现思辨性教学”这三个问题,结合课例及教学实例充分展开讨论。老师们积极互动,思维碰撞,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大家认识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思辨性读写能力,培养实证的理性精神;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平衡,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思辨性教学应该凸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和理性精神的价值取向,但各年段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应体现学习进阶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2449904.png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2449905.jpeg

沙龙研讨使得教师对于思辨性教学的本质有了更为准确的理解,对思辨性教学在课堂中的落实策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问题解答,梳理归纳明路

讲座环节张佳雨老师围绕“什么是思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课程目标是什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能力和培养方式是什么?”“文学作品学习中能否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低年段的教学中如何体现思辨性教学?”五个问题作解答,将思辨性教学的相关理论作梳理和归纳,以表格的形式更清晰地呈现不同学段中思辨性教学的课程目标、关键能力、文本类型,理论与案例结合,引发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思辨性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进阶性和丰富性,更好地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课堂实践。

https://jsfzzx.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38/10191691/images/42449906.jpeg

 

本次主题研讨活动聚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问题导向式的课例展示、沙龙交流与理性问答,体现问题引领、真实互动、理念支撑充分体现区域深度教研理念。相信参与活动的骨干教师会进一步思考、实践,并在各校带动更多的教师共同卷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的研究,成为区域课改共同的推进者。

 

 

 

创建时间:2023-04-03 13:46:20
来源: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