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小学体育学科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锡梁教[2018]109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意见为指导,围绕区域内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主张,进一步深入实践,不断修订学科改革的方式与方法,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转型、做好教学服务与指导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素养与学科团队研训能力。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体制下,小学体育学科更有效的研训方式。以上学期已经初步形成的方式与经验为基础,寻找更合理与更高效的学科研训办法,让形式走向实效,让集团合力更具威力,让众人拾柴火焰高成为一种共识。
2、推动“任务驱动·乐动慧学”教学主张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与研讨,让更多的课堂“向固化思维宣战”,让“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在小学体育学科中找到最佳的落地生根处。
3、建设骨干——青年种子教师团队,明确团队研修目标与方式,每学期完成固定的研修内容,有组织的进行展示与考核。
三、工作思路
1、“主题式教研”少而精。依托集团调研周活动与集团的学科研训活动,寻找“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教学改革的症结。在集团研训活动中,并通过区级研训活动的形式来剖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让一个个实例在共同研修中得到实样展示与经验共享。
2、“任务驱动·乐动慧学”深入研。在区域“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教学主张下,积极推动小学体育学科“任务驱动·乐动慧学”教学范式群的创建与实践。《梁溪区小学体育学科实施深度学习指南》提出了“任务驱动·乐动慧学”的教学主张,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可深入研究的教学方式,本学期继续带领教师转变观念,让“学得进——想得透——用得出”的课堂表达更为清晰。本学期,将继续深入探索,录制出三到四节示范性的常态教学课。
3、“教学评价”实而严。体育学科实施“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有特定的学科特性与评价方式,本学期的研训工作要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找出符合体育课改理念与特性的评价表达式,让体育学科的课堂改革有的放矢,有迹可循。争取在全面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出台梁溪区中小学体育“深度学习.思维课堂”评价表。同时也要大胆进行体育学科“以命题改革促课堂教学转型”的尝试,要在体能评价、能力应用等体育考核中,用新的理念制定出一些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标准。
4、“业务增长”赛促练。着力于实战出真知的方式,以赛促练,整体提高团队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本学期继续推进以集团为单位的“我要上公开课”系列活动,组织集团间观摩赛课比赛,并相互研讨交流。本学期将组织“梁溪区小学体育教师室内理论课教学技能评比”。
5、“教学交流”拓视野。结合“深度学习.思维课堂”骨干与青培研修专题活动、跨区域教学交流活动、特级教师工作室展示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让教师们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眼界与信心,让教学思路与能力走向更丰富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