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中学物理学科教研工作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梁溪区中学物理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紧紧围绕教育局对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中心的重点工作,深入剖析、总结以往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集团背景下的研训方式,积极主动促进“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课程改革工作开展,细化教研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服务意识,着力提高集团化的教研指导力和教学有效性,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主动性,体现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集团化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促进梁溪区教育均衡、协调各教育集团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积极应对学科建设的新要求,彰显学科高地的示范作用
2、做好教育集团的有心人,为学校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3、聚焦课堂,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4、加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各教育集团质量的监控
5、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工作思路
1、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积极应对学科建设的新要求,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水平,以学科高地建设为支点,以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能力等为抓手,切实加强学科建设,着力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2、建立“集团调研周”初步机制,做调研工作的有心人,在尊重各教育集团现有事实的基础上,帮扶指正、发现问题、促进规范、提高质量。通过细查集团质量之间的差异,从内部入手,把脉课堂,问诊教学,面对面、心贴心地指导,对接课堂、对话教师,从“听”、“看”、“问”、“谈”四方面着手开展,做到教学目标清、思路清、指导清,使执教老师明现状、求优化、谋长远。不断提升教育集团的品位。
3、切实解决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未能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上课教学形式呆板,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指导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切实按照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接受能力确立教学起点、教学进度、深度和教学方法,认真编写课时计划,努力做到: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加强教学的科学性,掌握教材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把握进度、难度、广度、深度,加强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掌握学生实际,求真务实,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教学针对性。做好课堂教学的延续。减少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精选题目,减负增效。正真把握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为着眼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通过期中、期末适应性练习,收集各校的数据信息,分析研判关键实证要素,注重结果反馈与指导,变结果证明评价为过程改进评价。发挥对教育集团评价的导向作用,把评价作为考核各教育集团教育教学的手段,也作为发现和诊断教育集团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改进教学行为的依据,形成检测依靠技术、结论源自证据、分析产生行动的行动步骤,建立起基于数据驱动的集团教育良性评价循环机制。
5、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教研理念和实践能力。对培养对象将以各种渠道(讲座、座谈会、名师交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他们驾驭课堂能力的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改革实验,主动上示范课、研讨课、撰写论文。使他们迅速成长成熟,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成为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四、具体工作安排
周次 | 日 期 | 主要内容 | 备注 |
准备周 | 2.23—25 | ||
1 | 9.3—7 | ||
2 | 9.10—14 | 各校学科组长及备课组会议 | |
3 | 9.17—21 | 梁溪区物理调研 | |
4 | 9.24—28 | 梁溪区物理调研 | |
5 | 10.1—5 | 梁溪区物理调研 | |
6 | 10.8—12 | ||
7 | 10.15—19 | ||
8 | 10.22—26 | ||
9 | 11.5—9 | 区初三适应性考试 区物理期中考试 | |
10 | 11.12—16 | 区初三中考研讨活动 | |
11 | 11.19—23 | ||
12 | 11.26—30 | 初三物理教学质量分析会和随机调研 | |
13 | 12.3—7 | 青年教师培训 | |
14 | 12.10—14 | 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 |
15 | 12.17—21 | 梁溪区物理调研 | |
16 | 12.24—28 | 梁溪区物理调研 | |
17 | 12.31—1.4 | ||
18 | 1.7—11 | ||
19 | 1.14—18 | 中学物理期末考试 |
注:以上活动均以正式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