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梁溪区中小学(美术)学科研训工作计划
梁溪区中小学 美术 学科研训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总体工作部署,本学期美术学科组将积极以“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教学改革为路径,开展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深度调研,美术学科的质量检测和评价改革研究。同时以集团发展为目标,以“梁溪教师发展课程”为载体,围绕“课堂、规范、质量、发展、特色”五大主题词开展研训工作,促进我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一)积极探索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区域教学主张和《学科实施指南》的内化,带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把研训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问诊课堂”、“项目+”团队研修等互动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反思“浅层学习”等种种教学现象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在课堂中研究课堂”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积极开展教师发展课程研究,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关注研训资源的整合与教师培养,把研训工作的生长点放在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上,积极开展“梁溪美术教师发展课程”研究。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鼓励教师追求专业发展。
(三)积极践行命题、评价改革研究,促进学科质量提升。进一步组织学科教师厘定中小学美术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知识。以美术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改革为撬动点,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推动区域教学主张下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转型。通过“集团调研周”的深度蹲点活动,为学校提供课堂实证分析和教学改革策略支持。同时继续以点带面,助推学校美术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逐步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审美能力、基本美术素养的目标,促进教学内涵和品质的不断提升。
三、工作思路
(一)深化课堂改革,丰富区域教学主张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范式。
1.开展深度蹲点调研,深化课堂教学转型。结合区“集团调研周”活动,开展深度蹲点调研,通过问诊课堂、查阅教师备课与学生作业、参加校本主题研训活动、开展集团小样本测试等活动,全面了解各教育集团美术教学常规及教学转型工作,协同推进教学“五认真”工作。关注学科团队建设与教研活动:建立集团学科团队,形成教研学习共同体,加强学科建设,创建研训特色,提高教研水平;主题教研计划明晰,过程扎实,成效明显。通过课例研究,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形态和教学范式;周密安排集团内各学科骨干教师向成员校示范指导,促使优质资源互补共享,实现课堂教学的共同转型。关注备课:完善、规范学科备课体系,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厘定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开展教学重点的突破和难点解决的策略研究。进一步规范新常态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找准思维原点;优化问题设计,激活思维状态,打造“以美启思,以趣激学”的美术思维课堂。二次备课要实现个人研究与集体研讨相融合,形成针对学情和自己对教材独特理解的个性化设计,提升备课和课堂实践匹配度。进一步强化教师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关注课堂:随堂听课将立足常态课堂,面向普通教师,着眼课堂教学样态的变化、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呈现和学力提升。关注作业设计:开展“分层作业设计”研究,以此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差异:强调学生和学情研究,提升差异教学品质。
2.加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深度融合研究,构建区域美术课堂特色。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倾听老师们的心声,发挥学校传统美术项目优势,帮助教师建立课程意识,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模式,促进学校美术教学内涵提升。
(二)优化研训方式,拓宽专业成长空间。
1.倡导美术教师从“反思性实践”走向“专业表达”。把专业表达能力列为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从强化教师在课堂专业表达方面的三项基本功入手,开展常态课堂、案例分享为素材的互动式研训。通过以“寻点·拓思”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实例分享,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善于优化、善于评价,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创设平台,开展以理论学习、学科知识为补充的拓展式培训。通过以“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的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内化区域教学主张和《学科实施指南》。通过“中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厘定、“书海遨游拾贝·技术浸润人生”等多形式的线上交流,培养教师的表达技巧,强调基于学科规范的精炼表达、准确表达和多元表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表达的技巧和内涵。以“课题”研究为纽带的延伸式培训。本学期将继续围绕《基于视觉识读能力发展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看”的行为研究》开展相关课题研讨。
2.搭建展示平台,增进校本教研交流。继续推进学科高地建设,通过“学科团队名片展示”活动,提升集团校本教研和校本研修的水平,带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本土的好经验、好做法能得到推广,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
(三)完善质量评价,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1.做好学业水平检测、评估工作。(1)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区域中小学美术学科学业水平检测方式,促进学校抓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2)加强命题研究,以命题改革撬动课堂教学转型,缩小校际差距。(3)完善艺术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根据《无锡市中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指导各中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便于操作的有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关注核心素养,多层面多角度来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在做好常规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上,继续重点监控青年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新上岗三年内青年教师全覆盖听课及新上岗五年内青年教师学期教案评比交流。
(四)其他工作
积极配合市教科院、区教育局做好中小学美术学科各项比赛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周次 | 日 期 | 主要内容 | 备注 |
1 | 2.18—22 | 中小学美术学科组长会议 | |
4 | 3.11—15 | “寻点·拓思”——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比 | |
6 | 3.25—29 | 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观摩 | |
10 | 4.22—26 | “求美·探术”区中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 |
12 | 5.6—10 | “书海遨游拾贝·技术浸润人生”青年教师研修团队线上交流 | |
17 | 6.10—14 | 中小学美术五年内青年教师学期教学案评比交流活动 |
注:以上活动均以正式通知为准。
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学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