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二学期化学研训计划

2016-08-30

梁溪区中学化学学科教研工作意见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引领,以《中考说明》为依据,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加强对教研职能(研究、指导、服务、管理)操作化探索,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为梁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这一中心,深化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做好区域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与大数据的作用,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科领军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以“四层四翼”为核心的学科化研究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中的四个圈层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融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则是对未来发展所需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在注重化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模块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2.实施以“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切片化改良

我们提出的“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作为高效课堂的范式,主要由以下四个动力系统构成:

硬件系统——研制高效科学的活动单。

组织系统——建立班级学习活动小组。

操作系统——活动模型的设计与执行。

保障系统——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评价。

对上述系统进行断层扫描,梳理出问题“病灶”,并以“效益提升”为目标进行改良,下学期重点就“分层学习”、“评价促进”进行系统研究,这是一个长期而又价值的工作。

3.推进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校本化教研

以学校内规范练训练时点为周期,精心设计、计划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目标的制定、任务的分解、责任的落实,并留下校本教研的“痕迹”,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和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

以学校间质量调研数据为依据,做好学校间各知识点与技能的分析,发现好的做法,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策略。

过去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定位准确,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4.搭建以“全面服务”为核心的多元化平台

备课组长平台。我们将备课组长为核心,制定整体计划,研究考试命题方向,编拟模拟训练试题,组织难点科研攻关,制定阶段教学预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教研活动平台。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成长,部署复习方略,交流复习经验,推广高效课型与专题策略。

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备课组长会议、电子邮箱、梁溪化学群,交流复习情况,共享模拟考、中考信息,复习科研攻关成果等。

质量监测平台。定期对各阶段的教学质量进行反馈性检测。

同层交流平台。为备课组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供方便。

流动服务平台。根据学校需要,组织有关人员上门指导,面对面交流,个性化服务。

附表:

2016~2017年度下学期教研计划

月份

主要活动安排

地点

2

1.各校调研

2.学科组长会议

各学校

发展中心

3

1.各校调研

2.一模卷命制

各学校

发展中心

4

1.一模卷审卷

2.各校调研

3.金钥匙竞赛

4.梁溪区第一次模拟考试组织、阅卷与质量分析

5.二模卷命制

各学校

发展中心

5

1.梁溪区第二次模拟考试组织与质量分析

2.薄弱学校强化调研

发展中心

各学校


创建时间:2020-04-29 14:38:27
来源: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