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中学 体育 学科研训工作计划_0
一、指导思想
围绕市、区工作重点,本学期继续以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体育常态课堂教学为载体,以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做足支撑、做好引领、做实服务”,提高研训工作精准性、主动性和专业性,开展指向“深度学习”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梁溪教育发展增色助力。
二、工作目标
课堂变革: 深化“深度学习﹒思维课堂”主张,调研、诊断、研究初中体育教学,进一步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乐学慧动”初中体育教学,推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转型。
研训机制:构建“区域、集团、学校教研”共同体,形成以课程为支撑,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 以教师素养能力提升为落脚点的“研训用”一体研训机制,形成区域集团学校“共建、共研、共进”的集约发展.
教师发展:拓宽“教师发展课程”内容,变革工作内容和方式,创新培训路径,点燃和激活教师发展的内动力,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的体育教师梯队。
三、工作思路
(一)课堂变革:
1、继续规范常态体育:进一步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本学期继续从备课、课堂教学等教学常规进一步规范区域中学体育教学,开展“课堂常规落实”主题校本教研及五年内新上岗青年教师教案评比及课堂教学抽样检查。
2、进一步探索“乐学慧动”课堂: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深度学习 思维课堂”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充分认识初中体育“衔接”重要性,进一步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乐学慧动”初中体育教学范式。继续通过讲座、课堂教学实践、主题互动式研讨系列活动,指导学校及教师从思想、行动,有序、扎实推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转型。本学期将开展以“乐学慧动”为主题开展“微课研发”系列评比活动。
3、扎实推进项目研究:发挥体育调研、教学评比、质量分析等体育常规教研活动的诊断功能,开展指向问题解决的项目研究,为学校及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更加具体、有效的帮助。本学期区域将继续推进《方格课堂:小场地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研究》项目研究,进行小场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及进一步探索《建构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乐学慧动”的初中体育教学》。
(二)研训机制:
1、校本研训:立足根本,夯实学校研训的点。进一步推进“体育校本教研”,促进学校体育教研团队成长及切实解决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问题。在上一学期指导做好校本教研计划基础上,本学期通过展示活动着重指导校本教研过程。本学期将通过学校校本教研资料递交统计、质量审核评选初中体育校本教研先进集体。本学期3月份进行“常规重塑”及5月份自选主题至少2次研训。
2、集团研训:互助共赢,形成集团学校研训的线。整合集团学校资源,继续打造“集团学校合作共同体研训”,形成集团学校体育教研的集约发展。在区域大主题的引领下,各个集团选择切入点形成研训小主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集团交流研讨。本学期4月份进行“体育中考教学疑难问题”及6月份自选主题至少2次研训。
3、区域研训:结点连线成面,打造区域立体研训。在“校本研训”、“集团研训”的基础上,进行区域“介入式合作互动教研”,对在“校本研训”、“集团研训”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创新成果,将点、线连成面,通过区域教研及时解决及宣传,强化区域教研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及时诊断、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上与下的合作互动,形成学校、集团、区域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立体教研。
(三)教师发展:
1、启航课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青年教师搭设教育教学展示平台,开展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主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专业技素养提升等启航课程,通过深入钻研、全面展示、不断反思、明确方向,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本学期将开展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基本功第一阶段比赛。
2、导航课程,推动骨干教师再度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开展课堂展示、项目研究、主题论坛等导航课程,通过骨干教师展示引领教学方向,同时也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再成长。
3、主题课程,提升全体教师学科素养:聚焦文本立足教材,聚焦课堂立足教学,开展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真实问题等主题课程,通过问题解析,凝聚与发挥全体教师聪明才智,同时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本学期将开展指向深度学习“乐学慧动”初中体育教学全员研训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 月:1、中学体育教研组长会议
2、体育中考教学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研修团队培训(微课研发培训)
4、体育中考报名摸底
四 月:1、“乐学慧动”主题研讨
2、体育中考模拟考试
3、体育中考报名
五 月:1、体育中考
2、小场地教学研讨
六 月:1、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第一阶段(技能评比)
2、五年内青年教师学期教案评比交流
注:以上活动均以正式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