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工作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_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工作将以区教育局相关工作精神以及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总体部署为指导,围绕“引领深度教学改革,提升区域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以学科团队及学科高地建设为重要抓手,以课堂教学转型及命题改革为研究内容,为我区教师专业发展、区域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
二、工作目标
1. 以优化“学习设计”为重点,构建“学为中心”的深度学习课堂
2. 以优化“研修设计”为支点,构建“卷入共享”的深度研修形态
3. 以探索“命题改革”为抓手,构建“促进生长”的深度评价体系
三、工作思路
( 一 )以优化学习设计为重点,构建“学为中心”的深度学习课堂
1. 加强理论学习
大力推进“读书+”活动,通过向全区教师发放区域《梁溪区小学英语实施深度学习指南》、推荐阅读篇目,展开深度阅读、研讨、实践等系列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为实施“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加强区域引领
通过主题教研活动,聚焦小学英语学科素养核心目标,打破传统的讲解、讲问的惯性思维,让“学生”走向英语课堂的中央,以“学”的逻辑来建构课堂教学结构。
本学期区域主题教研拟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整体规划”的教学活动设计、“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着力点,深入开展区级“深度学习﹒思维课堂”主题教研活动,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涵养学生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品格的素养课堂。
( 二 ) 以优化研修设计为支点,构建“卷入共享”的深度研修形态
1. 加强校本研修指导
依托常规调研、研训联系学校蹲点、树立典型学校等做法深入了解各校学科团队建设状况并积极参与学科组活动,引导学校从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师培养、教学质量提升五个方面推动学校英语学科组建设的品质提升。
(1)确立深度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
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方式。教研方式应该由原来的单一的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向更深层次转变,引导全体教师关注教学问题、自身发展问题等等,带着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在校本教研的活动中共同讨论,聚集共性的问题,一起制定出研究的思路,再通过新一轮的观察、思考、探讨以及理论指导和专家引领,使校本教研真正实现其意义。
(2)确定深度校本教研的基本流程
校本教研既要有行动跟进的反思,也要有深度研讨的交流。要善于利用各种时间和机会,采用多种技术、多种方式混合的项目化研究。另外,校本研究要与学科高地、教师团队建设相结合,强调团队协同合作。其基本流程可以归结为:问题——设计——行动——总结的循环往复,探索“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学习”的实践型学习路径,在理念转变与行为跟进、交互推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校本教研品质。
(3)突出深度校本教研的研究重点
教研组活动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课例研究,围绕研究课题开展“同课异构”、“多人异课式”和“同课多轮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师带着自己的思考和个人研究的问题听课,评课时强调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的互动,以此推进问题的深入研讨;二是交流与展示,即研究成果展示(包括研究过程介绍),展示的内容有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论文等。
2.加强教师研修培训
围绕“深度学习﹒思维课堂”这一主题,继续加强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训,提升课堂教学理解力;加强深度学习和教学范式改革培训,提升课堂教学建构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培训,提升课堂教学创新力;加强校本课程研发培训,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力;加强主题教研培训,提升教师现场学习力和反思力。围绕“五力修炼”,深入推进学科教师全员培训、学科种子教师培训、三年内新教师培训等培训工作,通过专家讲座、互动交流、案例分享、网络论坛等多种范式提升教师研修品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加强学科团队建设
根据教师发展中心总体部署,小学英语学科将深入开展“学科高地”建设工程。以“学科团队建设”区域展示、交流方式发挥高地学科组辐射、引领作用,继而推动区域内各小学英语学科组协同发展。
( 三 ) 以探索命题改革为抓手,构建“促进生长”的深度评价体系
1.推进绿色评价改革
深入推进学校绿色评价改革,深入绿色评价试点学校与学校共同探索、找到评价突破口,制订校本化推进方案,积极构建“促进生长”的深度评价体系,力求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工具多元化,通过绿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的生长。
2. 深化学科命题改革
继续深化学科命题改革,在前期命题改革的基础上,坚定改革信心,完善命题内容和形式,制订《新质量时代的命题改革方案——梁溪区中小学命题改革指南》,提供学科样卷,将学科关键能力进一步清晰化,真正做实以命题撬动课堂教学改革。
3.积极构建课程文化
积极构建充满活力而开放的课程文化体系。
(1)完善学科性课程--优化第一课堂: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我们小学英语学科可利用地方课程增设听力、会话课程、阅读课程。适当选用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料或开发基于教材主题的拓展性校本课程,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建立活动性课程---开拓第二课堂:拓宽教学渠道,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设备,网络云课堂等,建立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为目的的课外活动体系。积极开展校园英语广播、英语角、英语演讲、演唱比赛、英语节等活动,形成浓厚的英语学习环境,创设浓郁的学英语、用英语氛围;
(3)挖掘支持性课程--发展第三课堂: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英语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尝试引进外教或加强国内、国外兄弟学校的交流和互访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周次 | 日期 | 主要内容 | 备注 |
准备周 | 2.23—25 | 小学语数英教材分析 |
|
1 | 2.26—3.2 |
|
|
2 | 3.5—9 |
|
|
3 | 3.12—16 | 15日无锡市教育学会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培训活动(滨湖) |
|
4 | 3.19—23 | 1. 区“深度学习思维课堂” 教学研讨活动(山北) 2. 区智慧课堂培训 |
|
5 | 3.26—30 | 1.区“深度学习 思维课堂”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 2. 区智慧课堂培训 |
|
6 | 4.2—6 |
|
|
7 | 4.9—13 | 区智慧课堂培训 |
|
8 | 4.16—20 | 19—20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新吴) |
|
9 | 4.23—27 | 1. 区“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展示暨小学英语学科高地展示活动(通德桥) 2. 五城区青年教师交流活动 |
|
10 | 4.30—5.4 | 市教育学会赛课 |
|
11 | 5.7—11 |
|
|
12 | 5.14—18 | 17日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梁溪) |
|
13 | 5.21—25 | 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 |
|
14 | 5.28—6.1 |
|
|
15 | 6.4—8 |
|
|
16 | 6.11—15 |
|
|
17 | 6.18—22 | 19—20日小学毕业考试 |
|
18 | 6.25—30 | 25—27日中小学期末考试
|
|
注:以上活动均以正式通知为准。
附:各年级期中进度表
三年级下册Unit 1- Project 1
四年级下册Unit 1- Project 1
五年级下册 Unit 1- Project 1
六年级下册Unit 1- Proj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