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幼教2018年教研工作计划

2018-02-05

2018年,梁溪区学前教研部教研训工作,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学前教育提出的“幼有所育”的要求,围绕市教科院2018年无锡市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部署以及梁溪区教育局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高品质教育”这一核心目标,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积极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建构儿童优先的有效教研,持续推进保教质量提升”主旋律,聚焦课程适宜性改造、聚焦有效教研建构,全面提升区域内幼儿园科学保教质量。

一、加强教研工作管理,提升园本教研品质

认真学习领会“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明确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好教研方向,把教研作为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不断提升教研在支撑实践、引领实践和提升实践中的有效价值,提升园本教研品质。

1.在领会“意见”的基础上,各园进一步思考和规划园本教研工作,明确方向,精准定位。围绕“去碎片化,做系统教研;去形式化,做无痕教研;去行政化,做民主教研;去自我化,做反思教研”对教研现状作深度思考。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深入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成就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园本教研品质。

2.加强对教研工作集体审议的实践和研究,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各类教研计划审议;对活动过程及其记录资料的审议)

3.“聚焦问题、聚焦细节;反思实践、调整跟进;小步推进、关注发展”园本教研工作思路在教研实践中落地。避免教研工作缺乏问题意识,主题泛化,缺乏跟进式教研的现象。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有图有真相”的园本教研,切实解决教师在日常保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发挥教研在师幼共同成长中的支持性作用,提高教研实效的同时提高保教质量。

4.通过区级教研、共同体教研、园本教研等不同层面的教研,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能力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在观察、解读儿童游戏行为的同时,观察教师行为,在研究儿童游戏的同时,研究教师专业发展。

5.分层开展“有效教研”沙龙研讨(按片组、公办园或民办园分层开展)。采取自主申报和区协商定现场园。

6.继续深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日常保教质量的督查和指导。

二、继续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提高课程游戏化水平

围绕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进一步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课程游戏化水平。

1.对项目园和非项目园落实“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进行调研。各项目园选择某项实施要求开展专题交流(实施的途径、策略和成效)。

2.组织省、市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继续开展教研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思路座谈会。结合调研开展教研推进项目审议活动。

3.开展不同形式的省、市级项目园的现场展示研讨。

4.根据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推进要求,第一、二、三批项目园认真总结、提炼项目建设成果。并参加省组织的课程游戏化“案例”征集活动。

5.积极参加无锡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案例评比暨幼儿学习与发展研讨会。

6.组织开展侨谊、崇安中心、铃兰三所市级《指南》实验园示范引领现场展示研讨活动。5月中旬崇安中心幼儿园接受市《指南》实验园现场调研。参与无锡市贯彻《指南》实验幼儿园现场交流会。

三、深化课程审议和改造,提高课程的适宜性

基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坚守“儿童立场”,进一步审议和改造现有课程方案,提高课程的适宜性。

1.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审议,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适宜性调整。(审议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审议室内外环境;审议课程内容;审议课程资源;审议一日活动的指导策略)年内对各园课程方案的审议和改造组织专题研讨。

2.加强对课程实施中的质量评价,如:基于幼儿核心经验的结构性质量、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质量、主题结束后的反思与评价性质量,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

3.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继续就如何挖掘、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来开发课程,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加强“资源运用与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对上学期各园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设计与实施”、“微课程”案例及“活动资源表”等,进行审议和评优,评出的优秀案例进行共享,本年度继续征集“资源运用与课程实施”资源建设案例,不断丰富幼儿园课程实施内涵,发挥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功能。

4.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下,深度思考和实践师幼“共创幼儿园班级生活”、“共创有意义的活动”、“共创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环境”等,各园选择某个点开展“深度”教研,及时梳理与总结可推广的有益的实践经验。

5.深度学习《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就上学期“基于儿童行为对区域环境的创设与调整”重点关注的美术区或阅读区有代表性的环境创设的案例进行整理,5月中旬组织开展第二轮专题研讨活动。新增音乐区和建构区的创设与调整。继续围绕空间设置、材料提供、幼儿表征、活动呈现、支持性策略等块面加强跟进式的实践研究。

四、开展各层面教师研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度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七项”专业能力,开展各层级教师培训工作。

1.围绕幼儿教师“七项”专业能力,深入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各领域骨干教师培训、业务管理团队培训。

2.根据省、市幼儿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工作部署,开展面向全体、片、区结合的选拔式幼儿园教师基本功比赛。各园在上一年度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练兵基础上,推荐优胜者参加片、区的选拨式比赛(片:4月完成;区5月完成)。

3.根据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读书+”活动的要求,向全区教师推荐阅读篇目,展开深度阅读、研讨、实践等系列活动,通过考试等措施检验研训效果。

4.继续开展各领域研训活动

(1)幼儿园游戏观察员团队研训活动——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行为。

(2)幼儿园玩转绘本研究小组研训活动——阅读区环境创设与绘本阅读活动。

(3)幼儿园美术创意研发小组研训活动——美术区环境创设与创意美术材料的研发。

(4)幼儿园玩转音乐研究小组研训活动——音乐区环境创设与玩转音乐活动。

5. 加强业务园长教研队伍建设

——组织公、民办园业务园长沙龙活动,帮助进一步领会“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明晰教研方向,提升教研的行动力,提升教研的品质度。

——尝试进行“教研叙事”或“教研笔记”的记录和分享。

——每月开展专题性教研例会。(根据教研重点,每月确立交流与分享话题)

——组织参加片、区、市各类教研沙龙、现场研讨、模块培训等

6.幼儿园男教师研训活动——俱乐部大组研训活动与“玩转材料工作坊”、“艺术工作坊”、“运动工作坊”小组活动相结合。

   


创建时间:2020-04-29 14:38:36
来源: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