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中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工作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8-02-02

梁溪区中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工作意见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美术学科组将围绕教育局提出的“公平而有质量的高品质教育”这一核心目标,以“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区域教学主张为引领,积极探索美术课堂教学新方式。进一步强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识,积极探索美术学科教研、科研、培训、信息一体化模式,不断提升学科研训的研究力和引领力,努力缩短区域内校际间的学科质量差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提升和美术课程标准学习,通过“读书+”活动,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做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

2、不断丰富教研模式,营造区域教研文化。以“主题式”研训为载体,通过多层次的研修活动,努力突破学科教师“墨守成规”、“不想变”的学科教学现状,找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少讲”与“多讲”的平衡点,积极实践“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理念下的美术课堂转型,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个纬度积极促进中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实践。

3、在推进学科高地建设的同时加强美术青年教师梯队建设,拓宽对话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实现美术学科内涵发展。

三、工作思路

(一)、深化教学常规,提高教学品质。

1、以规范教学行为为重点,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将结合区常态教学调研,了解各校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学科计划等的落实情况。同时通过检查教学案、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水平测试等,促进“教学五认真”工作的常规化、有效化。

2、引领教师加强对有效备课专题的研究,强化教师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改革目前异化了的“教学案”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设计展示、研讨活动;引导和规范五年内青年教师编写单元课程方案、编写详细教学案的行为,促进这部分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

3、组织学科中心组和各研究小组进一步厘定美术学科“关键能力”,将以命题改革撬动课堂教学转型落到实处。

(二)、转变教研方式,提升研训实效。

1、继续推进学科高地建设,通过区域教研、集团教研、片校合作教研、名师送教等多种研修方式,建立对话、交流和研究的新机制,扩大教师研修的参与面和受益面,提升教师现场学习力和反思力。

2、在我区各校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美术校本课程研究的基础上,以《基于视觉识读能力发展的美术欣赏教学中“看”的行为研究》为区域美术课题,积极开展“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教学主张下的中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并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范式,形成从“设计——说课——现场教学”的有序探究,提升课堂教学建构力。

3、继续带好青年教师研修团队,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责任到人,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程修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指导学习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沙龙或小组)研讨、单元设计、作业设计、微课设计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研究意识与水平。并通过外联,扩大研修团体影响,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三)、实施校际联动,促进均衡发展。

1、加强对学科相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工作,以骨干教师队伍为主要力量,通过“名师送教”、“教学疑难解答”、“学科关键能力分析”、“集体备课指导”等专题研训活动,帮助专兼职美术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学要求,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理解力。

2、改革集体备课模式,强力推行“备—上—评-改-上”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模式,采取以课促评的方式,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同时结合中小学美术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升课堂教学创新力。

(四)、其他工作

积极配合市教科院做好中小学美术学科各项比赛工作。通过各类比赛活动促教师认真开展第二课堂培训,以特长生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美术学科组


创建时间:2020-04-29 14:38:35
来源: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