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梁溪区幼儿园研训工作补充意见
本学期,梁溪区幼儿园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将继续围绕年度工作计划,围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内涵,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积极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建构儿童优先的有效教研,持续推进保教质量提升”主旋律,聚焦课程适宜性改造、聚焦有效教研建构,全面提升区域内幼儿园科学保教质量,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一、加强教研工作管理,提升园本教研品质
继续认真学习领会《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精神,倡导做务实有效的教研,深入思考:“教研应如何引领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教研应如何切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教研应如何促进幼儿园实践性成果的凝练?”把教研作为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不断提升教研在支撑实践、引领实践和提升实践中的有效价值,提升园本教研品质。
1.准确把握教研方向。以“坚守儿童立场”为中心,推动教育观念的持续转变,让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落地生根;以“共创班级生活”为载体,推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系统构建(改造课程活动、环境创设、保教管理、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升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和适宜性;以“锤炼专业能力”为抓手,借助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深入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成就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园本教研品质。
3.提升教研的行动力。坚持教研引领实践、支撑实践、提升实践的教研工作宗旨。
(1)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调研与审议。将采用点上调研、审议和协同小组内集体审议等方式,通过在教研现的互访共研中,解读、分享教研活动的价值定位、教研路径、内容选择、教师参与、策略优化、成效评估等,增进区域内教研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2)继续和幼儿园进行教研活动方案审议协商。各园推进对教研工作集体审议的实践和研究,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各类教研计划审议;对活动过程及其记录资料的审议)
(3)各园基于园本教研现状,进一步思考和规划园本教研工作,聚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真问题,有序开展园本教研。进一步清晰园本教研工作思路。避免教研工作缺乏问题意识,主题泛化,缺乏跟进式教研的现象。建立持续性浸润式教研制度,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有图有真相”的园本教研,切实解决教师在日常保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发挥教研在师幼共同成长中的支持性作用,提高教研实效的同时提高保教质量。
(4)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下,深度思考和实践师幼“共创幼儿园班级生活”、“共创有意义的活动”、“共创基于儿童立场的班级环境”等,各园选择开展“深度”教研的项目,及时梳理与总结可推广的有益的实践经验。围绕班级环境优化中大家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开展业务管理层面的小组式的“沙龙”论坛,组织一线教师层面开展实践智慧分享论坛等。
(5)通过区级教研、共同体教研、园本教研等不同层面的教研,为教师搭建专业提升的平台,在分享实践经验、教育智慧、研究成果中,发挥带动作用,让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收获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6)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日常保教质量的督查和指导。严禁教授“小学化”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建构儿童优先的有效教研,持续推进保教质量的提升。
(7)为创建园提供教研服务。
二、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提高课程游戏化水平
围绕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进一步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本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课程游戏化水平。
1.组织参加无锡市课程游戏化成果展示活动
2.项目园和非项目园落实“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情况进行自查。在上学期重点开展某项实施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实施途径、策略和成效,形成案例文稿。(12月中下旬)
3.期末,组织开展省、市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开展教研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成效座谈会。对部分结对园开展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专题调研。
4.第四批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园(五爱和新惠)做好准备,迎接省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考核年检。
5.组织开展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案例评比暨幼儿学习与发展研讨,推荐优胜案例参加无锡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案例评比暨幼儿学习与发展研讨会。
6.市级《指南》实验园(侨谊、铃兰)示范引领现场展示研讨活动。崇安中心幼儿园接受市《指南》实验园现场调研。
三、深化课程审议和改造,提高课程的适宜性
基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坚守“儿童立场”,进一步审议和改造现有课程方案,提高课程的适宜性。
1.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加大对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审议的力度,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适宜性调整,不断提升有效度。年内组织开展幼儿园课程方案审议和改造的专题沙龙分享活动。(参与分享幼儿园申报)
2. 各园加强对课程实施中的质量评价工作,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重点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性质量评价和主题结束后的反思与评价性质量评价有实质性的进展。
3.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继续就如何挖掘、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来开发课程,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加强“资源运用与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对上学期各园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设计与实施”、“微课程”案例及“活动资源表”等进行审议和评优基础上,分享部分优秀案例。本学期继续征集“资源运用与课程实施”资源建设案例(期末),不断丰富幼儿园课程实施内涵,发挥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功能。
4.巩固“基于儿童行为对区域环境的创设与调整”的现有成果,对“基于儿童行为的美术区、阅读区的环境创设与调整”的思路和做法进行提炼和推广。对本年度新增的“基于儿童行为的音乐区和建构区的创设与调整”的推进工作,继续围绕空间设置、材料提供、幼儿表征、活动呈现、支持性策略等块面加强跟进式的实践研究。
四、开展各层面教师研训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度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七项”专业能力,开展各层级教师培训工作。
1.各园围绕幼儿教师“七项”专业能力,开展岗位基本功研训活动。
2.加强领域骨干教师培养,开展各类研训活动
(1)幼儿园游戏观察员团队研训活动——园、片、区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进行。继续围绕提升教师“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行为”能力方面,以协同组为单位,开展基于现场观察与解读的研训活动。(本学期2—3个组)
(2)幼儿园玩转绘本研究小组研训活动——重点:绘本阅读活动设计与组织。
(3)幼儿园美术创意研发小组研训活动——重点:创意美术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幼儿园玩转音乐研究小组研训活动——重点音乐区环境创设;玩转音乐大组互动研训。
3. 加强业务园长教研队伍建设
——组织新任业务园长座谈、民办园业务园长座谈等。发挥中心组团队在教研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结对共进,答疑解惑,共促成长。
——尝试进行“教研叙事”或“教研笔记”的记录和分享。(沙龙、座谈时分享)
——每月开展专题性教研例会。(根据教研重点,每月确立交流与分享话题)
——组织参加片、区、市各类教研沙龙、现场研讨、模块培训等
6.幼儿园男教师俱乐部式研训活动——以“玩转素材工作坊”、“艺术工作坊”、“运动工作坊”为单位开展不同男教师俱乐部式研训活动。
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