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梁溪区特殊教育研训工作补充意见

2018-08-31

2018年(下)梁溪区特殊教育研训工作补充意见

一、指导思想

在创建省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的新形势下,特教研训工作遵循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继续实施与研究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强化普特融合,服务师生,进一步提升区域特殊教育品质。

二、主要工作

1、改进特教研训方式。

力求特教研训工作“实”“真”,充分挖掘特校校本研训的深度,发挥特教指导中心融合教育的辐射指导功能。

开展互动式主题研训活动,将以往着眼于教师教的需求,转向着眼于特殊学生的生存生活需求。立足于研讨如何帮助特殊学生改善障碍、发挥潜能,有尊严地生存。

2、常态化开展普特融合个别化教学公开课,切实提高“一人一案”的针对性、有效性,杜绝方案制订与实际操作“两张皮”现象。

3、以学科高地建设为抓手,着重对培智低年段课程新教材的研究。

培智新课标是准绳,特教课堂教学的转型与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要考虑课程是否适合残障学生的学习:如果适合则正常学习;如果不那么适合,那么就要采取“变通、增扩、简化和替代”的调整策略,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课程变式,帮助残障学生有效地学习。变通:是以变通的形式对课程内容呈现的形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增扩:是因学生的残障,必须增补一些课程所没有的内容,以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促进其发展;简化:是指由于残障导致学生学习水平的限制,在保持课程基本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学习的难度、复杂性或数量进行适当降低或减少;替代:对于中重度残障学生,即使采取变通、简化等方法,仍然不足以支持他们有效地参与课程的学习,就要围绕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生活技能的培养需要,可将课程的目标、内容替换为与学生感知方式相适应的内容,把认知性强的学科内容替换为实用性学习内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存需要。

4、保障各融合资源中心的有效运作。

加强资源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高资源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根据特殊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潜能和存在缺陷,按需要设置适宜的训练课程,有效地促进不同层次特殊学生能力的发展。对特殊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能力评估,通过工具测量、能力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特殊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为下一步的训练提供依据。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好个别化教育计划,分析其优势和缺陷,提出合适的一学期训练目标和补救计划。为学生制订个人的资源教室训练课表、学科补救和潜能开发计划,把长期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月、每一个学科和每一个单元。

5、引领特教教师发展。

    进一步学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多种方式提升特教教师专业技能,变问题意识为科研意识,将教科研融入日常教学行为。

三、具体安排

第一周:培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教材培训

第三周:区随班就读学生审核

第五周:服务点资源教师工作调研

第十周:市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优质课评比活动

第十一周:校际联动教研活动暨无锡民进教科院支部进特校活动

第十二周:服务点资源教师工作调研

第十八周:培智学校教学案例分享会


创建时间:2020-04-29 14:39:40
来源: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